邦图 BantuTM 喷涂纯聚脲是我公司自行研发的一种高性能的防水材料。它由异氰酸酯组分与氨基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异氰酸酯组分可以是单体、聚合物、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
它们是由多端胺基化合物或聚合物与含有多异氰酸酯的半预聚物反应生成的分子中含有重复的脲基结构的一类大分子聚合物。
聚脲可由二胺与二异氰酸酯或尿素聚合而成。
聚亚壬基脲是代表性的聚脲高分子。由壬二胺与尿素缩合制备 ,其性质与聚酰胺(如耐纶6)相似 ,可以熔融纺丝,熔融温度230~235℃,密度较小(1.066克/厘米3),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染色性和耐腐蚀性,纤维抗拉强度0.0441~0.0539牛顿/旦,伸长率23%,适宜制造渔网和针织品。
产品特点
•不含催化剂,快速固化,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上喷涂成型,不产生流挂现象,5秒钟凝胶,1分钟即可达到步行强度。
• 对湿气、温度不敏感,施工时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可在-28℃下施工;可在冰面上喷涂固化)。
• 双组分,100%固含量,不含任何挥发性有机物(VOC),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施工,卫生施工无害使用。
• 热喷涂或浇注,一次施工厚度范围可从数百微米到数厘米,克服了以往多次施工的弊病。
• 优异的理化性能,极高的抗张抗冲击强度、柔韧性、耐磨性、防湿滑、耐老化、防腐蚀。
•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在120℃下长期使用,可承受350℃的短时热冲击。
• 原形再现性好,涂层连续、致密,无接缝,无针孔,美观实用耐久。
• 使用成套设备施工,效率极高;一次施工即可达到设计厚度要求,设备配有多种切换模式,既可喷涂,也可浇佳。并可通过施工工 艺控制接达到防滑效果。
• 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可在钢材、木材、混凝土等任何底材上喷涂成型。
技术指标
-聚脲典型物理指标-
湿 态 干 态
重量固含量 100% 抗张强度 4219Psi (29.3mpa)(平均)
体积固含量 100% 延伸率 619%
V.O.C. 0 100%模量 1280Psi(8.9mpa)±100
凝胶 大约5分钟 300%模量 2137Psi(14.9)±100
触干时间 大约50-80秒钟 撕裂强度 612PLI(平均)
完全凝结 24小时 耐磨强度 1千克,1000转,CS-17轮 损失19.1毫克
1千克,1000转,H-22轮 损失50毫克
复涂时限 0-12小时 火焰蔓延率 20密耳时 5
氧指数 28 烟浓度 20密耳时 5
耐侯性(QUV) 3000小时后无可见失效现象
-聚脲耐介质性能-
聚脲材料的耐介质性十分突出,可耐绝大部分腐蚀介质的长期浸泡。
介质名称 浸泡结果 介质名称 浸泡结果
醋酸(10%) 良好 硝酸铵 良好
盐酸(20%) 良好 汽油 良好
硫酸(20%) 良好 柴油 良好
硫酸(50%) 轻微变色 煤油 良好
柠檬酸 良好 矿物油 良好
磷酸(10%) 良好 液压油 良好
氢氧化钠(50%) 良好 防冻液(50%乙醇) 良好
氢氧化钾(10%) 良好 二甲苯 良好、轻微变色
氢氧化钾(20%) 良好、轻微变色 正己烷 良好
氨水(25%) 良好 异丙醇 良好
次氯酸 良好 饱和盐水 良好
施工技术与要点
一.施工条件
1 施工应在各种设备、柱子、管路、贯穿件的安装以及面漆施工之前进行。
2 保证环境和现场的条件适合于施工和材料的固化。底材表面的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环境相对湿度应低于75%。
3. A、R两组份在进入抽料泵之前应保持在21℃-70℃。
二.施工细则
喷涂聚脲材料的施工分为:底材处理;聚脲涂层喷涂(包括制造防滑粒料);密封胶施工;面漆施工(非必选项)。任何品种的聚脲,都要针对底材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否则会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
底材处理
底材处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可分为金属底材和混凝土底材。
1金属底材处理
首先将底材喷砂处理至Sa2.5级,对于焊缝等缺陷部位,用堵缝料找平,使整个底材能够平滑过度,待堵缝料固化后用砂轮磨平。然后清洁底材,滚涂或刷涂两道配套底漆。底漆重涂间隔最长为24小时,最短为3小时。
2混凝土底材处理
(1)首先用角磨机、高压水枪等工具清除表面的灰尘、浮渣。
(2)用堵缝料(原子灰)对表面缺陷,如空洞、裂缝等补平,固化后用砂轮磨平。
(3)刷涂或滚涂配套底漆,封闭混凝土的针眼。
(4)如果混凝土基材表面缺陷多,采用高分子胶料拌水泥整个刮涂一遍、干燥后磨平,再涂封闭底漆,双组份封闭底漆(采用设备喷涂),底漆的作用是封闭针眼、增加附着力。
3喷涂
喷涂时应随时观察压力、温度等参数。A、R两组份的动态压力差应小于300psi,雾化要均匀。如高于此指标,即属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喷涂,检查喷涂设备及辅助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并及时向设备供应商和烟台华特公司进行咨询,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进行喷涂。如有问题仍无法解决,请咨询设备供应商或材料供应商进一步处理。
喷涂要保证厚度大致均匀。弹性体涂层的喷涂间隔应小于3小时,如超过3小时,应打磨已施工的涂层表面,刷涂一道层间粘合剂,30分钟后(不超过2小时)施工弹性体涂层。
4表面状态的控制
在喷涂时,调节喷枪的喷射角度、高度以及与底材的距离,既可以得到表面光滑的“镜面”效果,提高美观性;又可以得到表面具有均匀颗粒的“麻面”,起到防滑和消光的效果。
“麻面”是这样得到的:利用SPUA技术快速固化的原理,通过施工者对喷射角度和流量的控制,在最后一道涂层还没有完全固化前,在距离施工部位一定距离的地方打开喷枪,让已混合雾化的喷涂料自由地降落在施工部位上,从而形成一定大小的颗粒,得到具有粗糙的防滑颗粒表面,起到防滑和消光作用。造粒时应注意风向和风力,施工者应处于上风口,风力以3级以下为宜,以减小雾化粒子向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