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来,国内出现大量的对欧洲城市著名建筑,甚至整个小镇或风景名胜区域的复制热潮,也引发了网上的关注和热议。 这一现象其背后有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原因,并非简单的抄袭指控所能概括。
首先,国人对于欧洲文化还是普遍向往的。国内消费者与购房者对欧式建筑情有独钟,而作为政府管理部门的领导,也往往更认同欧式风情,这一点在全国各地所有获得批准并实施的项目中都可以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对于欧式建筑的青睐是整个现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情结。
欧洲城乡风貌即代表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又代表了有深厚积淀的人文价值。民众对于欧美的城市环境、乡村景观都有深刻的印象,欧式小镇被视为宜居的经典场景。其次欧洲建筑由于采用砖石较多,建筑寿命可达数百年,所以欧式建筑也成为建筑品质和保值的代名词。见惯了国内毫无特色的低廉现代建筑,国人更期待能够拥有更有文化色彩以及更精美的建筑环境。而欧洲文化、历史、建筑艺术都更具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国人对中国传统建筑认同有限,在同样价格情况下,中式传统建筑的客户群体相对较小。这是因为过去二百年来中国落后挨打,今天所有的现代化的用品以及生活方式几乎全部来自西方,中国民族的建筑形式很多情况下是和过去的屈辱联系在一起的。不排除一些文人雅士,或者文化风情的经营场所乐于选取中式或东方风情,但如果仅投资一套不动产,多数人对于北京那些年的大屋顶形式没有多少好感。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中国还是非洲,也无论当代与未来,欧美文明注定成为主流社会的重要表达方式,任何城市都不可避免融入大量的欧美建筑语言。国家概念存在于主权政治领域,而作为文化与艺术甚至消费品失去国界与认同也很难避免,正如中式服装与饮食在西方也更常见。
对于外观的模仿显然是审美与文化层面的问题。审美见仁见智,难有统一标准,某一类人喜欢的,另一类人可能难以接受。争论引进这些欧美风情是否合适,没办法在审美层面加以判断。只要不触犯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照搬与引进都无正当性问题。地产与建筑界的复制或模仿,不是法律问题,不是规划设计与开发决策问题,是由整个社会民众、开发商、政府管理者共同决定的,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问题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可能最大的争议还在于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民族自尊心。
任何文化现象都有自己的规律周期。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西方的渴望总会达到一个顶点。反对建筑崇洋的朋友也不必过虑,强势的经济带来强势的文化。今天的麦当劳、迪斯尼、欧美风情都是强势经济下的文化渗透。中国建筑文化的话语权也无法脱离经济的地位。当我们身处一个无法自豪的环境,包括污染的自然环境、低劣恶俗的城市景观环境、压抑虚伪的文化环境,羡慕与抄袭别人是正常的。
本人非常支持网友的嘲讽与恶搞,城市风貌与文化的问题所反映的是对深层次的合理性与价值的缺失。对于中国文化丧失的焦虑无法通过文化自身的坚持与号召来解决。经济,社会管理制度,文化理念,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够真正升级,同世界通用价值接轨,推动中国的城市环境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并为子孙后代负责,才是维护民族自尊、保护民族传统的最有效手段。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