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市政府将《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调整完善成果的报告》(以下简称《调整完善成果的报告》提请市人大第十三届常委会审议,四条颜色鲜艳的线条出现在这份规划中。根据相关要求,昆明的城市总规划将完善“四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及其规划控制要求。
绿线——标明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的位置和范围
蓝线——标明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主要地表水体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限
紫线——标明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历史建筑本身,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和历史建筑的风貌协调区
黄线——标明对城市布局和周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控制界限,包括重要交通设置、自来水厂等
何谓城市规划“四线”?这份调整完善成果报告为何要明确提出完善“四线”?在昆明的城市规划中“四线”是否是首次“现身”?规划严控“四线”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要经过修编申请、专题研究、纲要评审和成果审查等严格程序,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国家、省的宏观发展环境以及昆明城市、 区域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份正在审批过程中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也需要调整完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规划局局长尹旭东解释。
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等“四线”的完善,成为此次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国家住建部于去年下发执行的《关于规范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上报成果的规定(暂行)》中要求的一项强制性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昆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对于“四线”的完善,事实上是政府对城市绿地、水系、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划定的一条条城市发展的“底线”,并将就此进行严格的控制。
四种颜色划定城市发展“底线”
按照住建部规定,“四线”所分别代表的含义并不难推断:绿线与城市绿地相关,蓝线与“水”相关,紫线与城市的历史街区保护相关,黄线则与轨道建设、电力电信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相关。
在《调整完善成果的报告》中,“四线”的完善表现为新增相对应的四张规划控制图,划定了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中必须以强大的行政力量严格控制城市发展的“底线”——生态环境底线、历史文化底线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底线。
这并不是“四线” 内容昆明城市规划中首次出现。“在我们把这四线单独成图之前,按照相关规范和规定,它们所代表的一些内容在一些规划图中是有体现的。譬如与绿线相对应是中 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紫线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则体现在保护规划图中,蓝线和黄线则在用地规划图中统一进行图示表达。但由于图纸和内容较为分散,不利于 规划管理。”参与本次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过程的市规划局县乡与总体规划处原处长王维柱说。
搭建分层空间管制格局
在昆明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上,1720余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即昆明五个行政辖区的大部分范围),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即“三区”)分 别用浅黄、浅绿以及翠绿三个色块代表。从这幅规划图上,由于图纸比例关系,《调整完善成果的报告》中提及要完善的“四线”的仅是宏观层面的控制位置。
王维柱指着规划图介绍,“三区”划定的重点是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四线”主要是对绿地、水体等类型的禁止建设区或限制建设区的规划控 制线。“三区四线”的配合搭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分层空间管制格局,达到为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引导城市在适宜区域发展建设和保护 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
这个分层级的空间管制格局的搭建,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过程。“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宏观战略性规划,而要具体到哪里限建、哪里禁建,都要通过‘四线’在空间上进行分层落实和细化。”王维柱说。
在总体规划层面确定中心城区的“三区四线”规划后,昆明市将按照计划对五十多分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梳理,在各分区控规中对总规层面的“三区四线” 进行定线,并控制要求细化。按法定程序审批后,控规将作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四线”有望下半年完成定线定性的细化落实
目前,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中关于“四线”的四张规划图只是标注了四线的宏观层面的位置。中心城区所涉及的各相关管理部门和区政府已经开始着手编制有关“四线”的一些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预计下半年可以完成。
届时,总规中确定的“四线”将有一个更为明确的位置划定以及相关控制要求,城市发展的“底线”将更为明确。有了这些具体的规划控制图则,规划、园林、水务、综合行政执法等政府部门就可对“四线”范围内的建设工程进行控制、引导和监督。
以紫线为例,在具体范围划定之后,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具体规划管控要求、明确保护措施,包括历史街巷和视线 通廊保护控制,历史城区建筑高度和开发强度的控制等。这将为昆明这个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划定“保护线”,确定“禁建区”。(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