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没有臭味的打包马桶、宽敞的大厅、健康的自来水和食品,有兴致还可以读读书、听听音乐……这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弥勒拖白煤矿井下1150米处建设的紧急避难硐室,这里包含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形成了一个煤矿井下“安全岛”。
在弥勒拖白煤矿井下1150米处建设的紧急避难硐室
监控--能定位矿工的位置及信息
拖白煤矿位于红河州弥勒市,距离县城约2公里,它始建于1958年,原来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属于小型煤矿。经过改造,2012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有职工300多人。
拖白煤矿董事长陆国梁介绍,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及通信联络系统,花费近1000万元。
走进该矿的调度室,总控制台前的技术人员正在 认真地监视着10多个显示屏,密切关注着各作业区的情况。目前,弥勒分别建设了市级、乡镇级、煤矿企业三级监测监控平台。如果遇到瓦斯超标等情况,三级指 挥中心同时报警。在拖白煤矿,通过该监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矿井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调度室总控制台前10多个电子信息屏,能够实时监测井下人员的位置,只要点击一下矿工作业区,就能查询到每个矿工的位置,还有矿工姓名等基本信息。
体验--矿井下宽敞明亮有休息室
近日,记者穿上工作服、水靴,戴上安全帽,手握矿灯,带上识别卡走进矿井。所谓识别卡,是类似钥匙扣大小装置,不管人在哪里,定位系统均可通过识别卡定位个人位置及信息。
乘了10多分钟矿工专用的“地铁”,来到了1100多米的井下。在井下,感觉有些凉,空间却宽敞明亮。井下不但有专业的通话工具可实时与地面保持联系,还有供水设施,以及供矿工短暂休息的地方。
拖白煤矿已经实现机械化作业,在开采面以及井内许多地方有探头,分别监控温度、风速等。其中,还有探测瓦斯的探头。每个矿工走的是哪条线路、距离多少,均有记录。
来到井下1150米的地方,记者看到了紧急避 难硐室的红灯笼。技术员赵瑞旭介绍,这个紧急避难硐室,是六大系统的结晶。建设这个硐室,花了230万元左右。当矿工遇险躲进避难硐室,可避险96小时, 这里用水、饮食、供氧均不成问题,常规可容纳50人。避难硐室的防水门用的是海军潜艇水密门,能顶住100米高的水压。
硐室--配备了足够的食物、水和氧气
避难硐室一共有2个出口,每个出口安装了两套门,门口还有气幕等设施。
进入门后,可以看到里面长40多米,高4米,宽8米,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富裕家庭的大客厅,里面摆放着两个打包马桶,还有两排不锈钢椅子。硐室里不仅摆放着食品,还有自来水、排气管以及电话机等设备,且照明良好可在里面看书看报,听音乐。
最重要的是,避难硐室内配备了足够的食物、水和氧气。在避难硐室内,有两套氧气供给设备。持续的清新氧气让人觉得很放松、很舒适。
据介绍, 拖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拖白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在1150米的水平井底车场,利用原有巷道,在永久避难硐室内设置了安全防护,供氧、环境净化、制冷除湿 (温、湿度调节)动力保障、室内照明及室外指示、压风自救、环境监测、通信联络、供水施救、人员定位、排气、生存保障、附属系统等。
在该紧急避险系统内,每人应有不低于0.75 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50人。同时,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和供电系统。里面有按额定避险人数配备的供氧和有 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配备的食品不少于2000千焦/人/天, 饮用水不少于0.5升/人/天。
技术员赵瑞旭介绍,该矿井建设好的“六大保障系统”,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隔离--两道门有效阻挡危险入侵
据介绍,这个1150米水平井底永久避难硐室采用砌碹支护,墙体厚度大于50厘米,采用C30混凝土浇灌,浇灌时先在巷道周边掏槽深度30厘米;堵间距离3米,用黏土填充严实;要保证墙体坚硬,无裂痕、不透水,保证足够的密闭性。
避难硐室下出口至防爆门有12米,净宽2.4米净高2.4米。墙高1.2米,生存室至避难硐室上出口总长28.83米,生存室至避难硐室下出口总长42.75米,台阶高度13.8厘米,宽度40厘米、长度80厘米,坡度19°,生存室内净高4米、净宽8米。
永久避难硐室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外侧第一道防爆门:防爆门设计遵循灵活、快捷、手动、密闭性良好的原则,防爆门上设观察窗。
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害有毒气体的密闭门。 同时,安装了压缩空气幕及喷淋装置:空气系统安装在两端防爆门内侧上缘处,安装在过渡室内顶部,由6支高压气瓶通过高压管路井联后供给。由于避险人员在开 启硐室第一道门的过程会带入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极其容易造成对避险人员的二次伤害。气幕洗气系统的功能是将压缩空气通过喷气气幕释放 大量的气流将有毒气体驱之门外,目的是阻隔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时,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
避难硐室气幕系统,主要作用是建立起一道气帘屏障,阻隔有毒有害气体侵入硐室内。喷淋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置换有毒有害气体,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喷淋系统可以吹扫避险人员身上的粉尘,减少对生活室的污染。
而当工作人员打开气幕系统时,记者可以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气流冲击,将身上的灰尘等迅速吹掉。
0.75平方米
在该紧急避险系统内,每人应有不低于0.75平方米的使用面积
0.5升
配备的食品不少于2000千焦/人/天,饮用水不少于0.5升/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