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众筹你敢玩吗 多个环节存在法律风险

发布日期:2014-11-23 浏览次数:9380
房产众筹你敢玩吗 多个环节存在法律风险

“11元筹1.1折房”;“仅9.9万,就能在北京拥有一套36平方米的房!相当于2750元/平方米”;“11元筹首付,最高帮你省47.7 万!”类似的众筹标语,最近在房地产圈炒得沸沸扬扬,从筹房子到筹首付,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19个城市,包括远洋、龙湖、万科、保利等在内的50 余家品牌都纷纷联手互联网平台推出100余个项目、超1万套房源参与房产众筹……一时间,业内外对“房产众筹”这一词语,或者说这一概念的关注度直冲顶 峰。

    随着房产众筹在全国各地兴起并蔓延,昆明也加入其中。近期,昆明昆百大·国际派率先发起开发商自主众筹购房活动,打出“200元众筹14万二环房”的标 语。对此 ,不少市民调侃称,出资200元就能买房,诱惑力真不小。而业内人士多表示,众筹买房现在看来究竟是营销还是真正的让利,不能妄下判定,但由此带来的对于 整个商品众筹行业的关注不容小觑。

    开发商 认可该营销模式 但暂不敢接招

    对于房产众筹,记者采访后发现,昆明开发商们普遍感兴趣,但均表示目前暂不会去尝试。

    “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新颖的营销方式,但具体效果如何,昆明的购房者是否能够接受,我们只能边走边看。”提及房产众筹,这是记者从开发商口中听到最多的话。 对于多数开发商来说,这是房产行业继电商后又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房产众筹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了购房门槛。其碎片化的处理方式使投资加入了实惠购房的元 素,使原本没有能力参与投资的购房者也能获得收益。

    除此之外,开发商方面也承认房产众筹最关键的是借助众筹吸引客户,分析客户的购买力,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最终目的还是去化库存。

    专家 房地产营销模式的突破

    “房地产众筹是一种新思维,是开发商发展的新方向,是应该积极支持的。” 芒果智库经济学家王詠雪说道。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下滑明显,部分房企资金链出现问题,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进行众筹也能够维持企业继续发展。就昆明房地产 市场来说,房地产众筹使昆明房企多了一个融资渠道,一旦获得购房者充分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小型开发商资金回流。

    “不可否认,众筹模式使普通购房者的参与度更高,改变了传统房地产的蓄客模式,变为现在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 来自云南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不动产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周大研教授表示。针对网上指出的房地产众筹是一种变相的集资建房,存在一定法律问题的观点。周大 研分析,集资建房一般投入的较多,动辄就几十万,而房地产众筹是投资者以小博大,和集资建房区别很大,但对房企和参与者来说都要注意安全,一旦规模形成, 可能涉及到一些法律的问题,政府也要对此进行有效的监管。

    购房者 有收益有保障可以尝试

    从目前来看,尽管绝大多数普通市民或购房者对房地产众筹的情况还是不了解,但类似众人投资的方式对中小投资者来讲,无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部分年轻的购房者还是表示抱着一种娱乐和好奇的心态,愿意参与房地产众筹活动。

    从事出版行业的杨兴告诉记者,“把闲钱放在银行里获取较低的利息,或者是投在现在流行的余额宝、理财宝里收益都比较低。但是只要房地产的众筹门槛不高,有收益保障,还是愿意尝试的,最重要的是不能让钱打了水漂”。

    近期打算购房的李先生认为,房地产众筹是一种投资理财新方式,但对需要购房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优惠,能够获得一些房源竞拍权和购房特惠权,对购房者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律师 签订明确条款 避免纠纷

    随着媒体都对房产众筹进行了报道,部分投资专家甚至指出该模式只是网下集资行为搬到网上而已,其游走在法律边缘,存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对此,云南宁昱律师事务所王枫律师表示,我国对于众筹行业的相关法律和监管还相对空白。在房地产众筹方面,每个环节上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房地产众筹形式多样,是否存在法律风险要看众筹者是以何种名义参与众筹。

    在此,王枫提醒房地产众筹项目的参与者,参与房地产项目众筹要审查众筹项目土地手续是否完善,是否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对于众筹项目的网络合作平台、开发 商要进行审核其是否具备开发能力。参与者要对众筹项目进行充分的了解,一旦参与的人数众多,纠纷也多,法律难以界定。最重要的是签订协议,有明确的条款, 一旦操作者在众筹目标未达到或参与者未能得到承诺收益等情况时,是否算违约,如何处理等应有明确的条款。王枫建议操作者还是应该注意到我国法律的现实和问 题,能够对众筹总金额和目前的情况对参与者进行实时的汇报,要警惕创新行为可能涉及到的刑事风险。

点击排行
 
更多>>名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