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标准

发布日期:2012-06-11 浏览次数:259
众所周知,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和其他管道产品一样,是一种需要标准化的产品。因为一套简明而规范的标准体系可以给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的生产、设计、施工、应用等环节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参照依据,从而最大程度地节约社会资源、遏制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管道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行为,进而促进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行业较高的标准化状况相比,我国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行业的标准化状况却令人担忧。
  我国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标准现状堪忧
  世界发达国家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行业的应用实践显示: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所参考的标准文件尽可能简明,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的外径—壁厚系列的数量和连接方式的数量尽可能少,是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行业标准化的重要特点。在欧洲,10多个国家只采用一个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标准——DINEN10312;在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大多只应用日本的JIS3448标准与欧洲的DINEN10312标准,而且这两个标准中的每个标准也都只有1个外径—壁厚系列。
  而我国建筑用薄壁不锈钢行业的标准状况是什么样的呢?
  在2000年以后由建设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等单位制定的《薄壁不锈钢水管》(CJ/T151)、《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19228.2)、《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53)等6个与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标准相关的文件中,共有11个不同的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外径—壁厚系列;同1个公称通径至少对应了4个外径尺寸(通径为32毫米的管道竟然对应了7个外径尺寸);同一个公称通径内的外径尺寸差距大,截面积差距从11%到59%之间不等;上述标准文件涉及的连接方式超过8种,而且这些连接方式大多缺乏科学的定义和权威的认证;在上述标准中,某些企业的产品个性在标准中的痕迹非常明显,部分标准文件实事上己成为某些企业产品的注释。
  如此繁杂而混乱的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标准文件曾经让很多业内人士十分困惑:这难道是中国管道行业的国情?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国碳钢管行业有100多个厂家,年产量超过2000多万吨,却只有1个《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标准(GB/T3091-2001),公称外径114毫米以下的管道,只有1个外径系列,每个系统只对应2个壁厚;我国PP-R管生产厂有数千家,也只有1个《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国家标准(GB/T18742-1~3-2002)。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的不锈钢管行业其实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这对于管道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说,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
  建筑用不锈钢管的非标准状况后患无穷
  标准依据太多,外径—壁厚系列太多,连接方式太多,这实事上造成了我国不锈钢行业非标准化的现状。而这,将会给该行业带来一系列后患。
  首先,非标准化增加了客户挑选产品的难度。比如客户要买一个公称通径为15mm的不锈钢管,面对生产企业提供的复杂的数据,外径该选择14mm的、16mm的还是18mm的,壁厚该选择0.6mm的、0.8mm的还是1.0mm的,客户往往很难拿定主意。
  另外,非标准化会浪费巨大的社会资源。首先,由于标准文件中提供的外径与壁厚系列、连接方式太多,这会增加每一个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的复杂性,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其次,管径有效截面积比例不合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混乱的管道外径不利于设计师对经济流量的设计与规划,不利于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考虑管径的选择与使用。再次,非标准化不利于管道社会化生产的分工与合作。由于各生产企业大多依据暂时有利于自己的标准去从事生产活动,从而使更多的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企业都失去了规模化加工、社会化协作的机会,直接提高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非标准化加剧了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为赢得市场,击败竞争对手,很多生产厂家在销售某种通径的管道产品时常常选择外径最小的、壁厚最薄的产品,通过这两项措施往往可以获得30%到50%的价格竞争优势。这种短视的销售行为加剧了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的程度。
  综上所述,从长远看,从大局看,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的非标准化对用户、加工企业、经销商和设计人员都是不利的。
  规范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焊管标准文件刻不容缓
  种种现实情况显示:规范该行业的标准状况已经刻不容缓了。对此,本人觉得应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规范企业参与标准修订的行为。企业赞助修订标准是中国的国情,但是相关企业应该从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标准修订问题,不能因为出了钱就要求标准制订单位将自己的企业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不能让国家的标准文件为自己的企业做背书。因为这样做将严重损害标准文件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最终会使标准文件失去效力。而对于标准制订单位来讲,不应该在标准文件中将某一个厂家的产品作为标准的依据,而应该对标准文件进行分类,将经过实践证明是可靠的产品归类(如卡压式类、螺纹式类、焊接式类)后纳入标准文件。
  统一管道产品的壁厚标准。在标准文件中,应该统一应用1种标准壁厚,而不应该应用2种以上的管道壁厚。壁厚问题首先是一个可靠性的问题,没有合理的壁厚,管道的可靠性就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不锈钢的耐蚀性优越就一味地减薄产品壁厚。生产企业在确定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产品壁厚的过程中,在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明以前,应该采取保守的做法,不要急于将企业标准写入标准文件,以维护标准文件的严肃性。
  规范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的连接方式。管道企业在连接方式方面的创新是需要鼓励的,但是创新的成败是要用可靠性来衡量的,不能认为只要是创新的就是可靠的。2000年日本水道协会在修订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标准的过程中,相关方面将5种连接方式缩减为2种,就是因为另外3种连接方式不够可靠。规范我国建筑用薄壁不锈钢管产品的连接方式,笔者以为需要重视两个环节:首先,连接方式应经过权威的、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科学认证后写入企业标准文件,再进入市场;其次,经过厂家多年的销售实践(5年以上)证明是可靠的、经济的、安装便利的、值得推广的连接方式才可以进入国家标准文件,作为通用的、标准的连接方式。


点击排行
 
更多>>名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