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砖瓦产品传承发展的历史意义

发布日期:2013-06-04 浏览次数:500
    烧结砖瓦为何能在数千年历史演进中传承与发展?它是“神物”还是“器物”?是艺术还是文化?这是砖瓦界、建筑学界各有说辞的古老话题。这就不能不从“大文化”层面(即建筑器物的科学层面、建筑文化艺术层面,砖瓦演进中的文化附着、文化艺术价值和功能价值等),建筑工程价值等方面用“大砖瓦”概念作一些分析与探讨。所谓“大砖瓦”概念,是指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用现代科学知识指导、生产出的具有新的多功能的烧结砖瓦产品。
    1.文化是对愚昧的否定,似乎是很抽象的东西,并以物质和非物质形式存在。它不能用简单的概念去概括,而可以描述广义文化、狭义文化、深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据《中华砖瓦史话》考证,中国烧结砖问世早于两河流域,它根植于7300年前中国的淮河流域;瓦的出现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期的黄河流域。应该说烧结砖瓦是继“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炮的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万年前陶文化的延续,是结束“茹毛吮血”野蛮时代之后烧陶技术的又一项重大发明,它标志着“茅茨土阶”向建筑文明的第一次跨越。烧陶技术的出现(当然包括砖瓦),是华夏先祖们在长期同大自然相依相存、相争相斗的生产实践运动中、在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矛盾统一中把水、火、泥土、空气巧妙地融合,从虚幻的“敬天”蒙昧思想状态走向“天人合一”的自由;从迎来初级文明曙光走向建筑文化的光辉灿烂。
    古今中外的建筑都具有两重性质,一是工程技术性,二是文化艺术性。说工程技术性,是因为它属于建筑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说它是艺术,因为它具有形体艺术特征,充满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方学者讲“建筑既是艺术”。所以许多大学都将建筑学放在艺术学院教授,对建筑整体艺术、建筑装饰、建筑彩绘、建筑雕塑、建筑美学等内容进行讲授和研究。
    中国砖瓦同中国建筑好像是一对连襟兄弟,从烧结砖瓦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于建筑之中,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相辅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它同样具有两重性,从原始建筑的红烧泥墙到穹窿大屋顶或天坛无梁殿,无不显示其优良的工程性和绝妙的文化艺术性,特别瓦当滴水的精巧,砖雕的栩栩如生,屋宇瓦器的飞龙在天大气磅礴,传递了无尽的中华文化信息,使中国古建筑走向理性抽象,成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烧结砖瓦从7300年前一路走来,经过夏商周三代应用于建筑神殿宗庙时的形体创新,发明“还原法”工艺烧制青砖青瓦,丰富了它“与天同色、与金同声、吐纳真气、隔热保温,以灵气之运化,足人性的愉悦”的本质,成为中华砖瓦的第一座里程碑,构建秦宫汉殿昔日的辉煌。北魏以后,中华砖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一是产品多样化、精致化,具有龙的飞舞腾跃大气,建筑装潢屋宇瓦器相继出现,“大代万岁”、“万岁富贵”的莲花纹、兽头、佛像纹饰板瓦、瓦当、各种形制的砖瓦被人们尊为“传作无穷”的极品;二是从皇家建筑、城垣建筑、佛图建筑向民间建筑转变,从北魏首都平城(今大同)建设的皇家风范到大江南北、赣江湘水、逶迤五岭的小桥流水;为近代黄土高原鳞次栉比富贾华街和徽商豪宅、客家围楼竖起了第二座里程丰碑。把人们从漂泊他乡,颠沛流离无奈与凄楚的境况中解脱出来,用“家”的实物形态寄寓了人们丰富的情感,把生活的向往、心灵的永恒、安宁、全部融入建筑之中。试想,倘若当今世界还没有烧结砖瓦,人们也许还会住在一座座冰冷的钢铁“住人机器”里苦守着失去人格的无奈。当然我们也相信聪颖过人的中国人也会发明烧结砖瓦的。
    尽管烧结砖瓦自周秦汉唐以来三千多年,始终站在建筑前沿发展了自己庞大的家族,诸如砌墙砖、御道砖、金砖、井砖、琉璃砖瓦、青辊砖、青辊瓦、瓦当滴水、画像砖及窑后砖雕、腾龙鸱吻、博风雕塑乃至沉泥砖砚文房瑰宝,琳琳种种,昭示着中华文明。遗憾的是,这些艺术文化同中国古建筑器物文化的命运一样,无非是“百工”争奇斗巧的“平民艺术”。尽管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巨著《天工开物》中对砖瓦工艺技术总结甚详,但也回避了砖瓦的荣世功勋,砖瓦仍然被文人视为“荞麦”不在五谷之列。
    3.在建设节约型、和谐型社会中,我们也注意到人们对烧结砖瓦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因此,有必要用“砖瓦”概念还原烧结砖瓦的物质文化面目。其实,“大砖瓦”的概念古已有之。上古,“砖”字符出现前甲骨上便有了“瓦”象形字符,古乃为“已烧土器的总名”(《说文解字》当然已包括砖和瓦及瓦器)。直到秦汉仍将庞大的砖瓦家族称之曰“瓦器”。“秦砖汉瓦”则是后人赋予这个家族的意义群罢了。诸如砌墙者曰“甓”,复宇者曰“甍”,导水者曰“瓴”等,但是其本质意义是不变的。这就传达了许多古老信息。这些信息包容着烧结砖瓦及瓦器工程性质,艺术性质,人文精神特征。因此,在“烧土器”的本质概念下从工程功能、艺术文化各个侧面去观察剖析烧结砖瓦,可能不至于落入“砖瓦=传统=落后”的误区。
    烧结砖瓦虽然是人类发展史上使用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它能绵延数千年不衰,除了它工程价值、艺术价值、文化积淀之外,是因为它的可塑性决定了与时俱进的典型特征,这是至今任何建筑材料无法完全取代的。在历史发展中一直被修正、创新发展使之适应建筑进步的需要,并具时代特征,创造过千古奇迹埋藏于地下。例如近年在河南省鄢陵县城西大街一民房拆迁中出土长300cm,宽60cm,厚15cm的菱纹巨型御道砖堪称世界烧结砖之最。就是现代挤出技术、隧道窑焙烧技术发达的今天,要制造出这样的巨型砖而且保证其刚性不减,也并非轻而易举。
    烧结砖瓦产品与现代建筑
    烧结砖瓦墙体屋面材料,从任何墙体材料的耐候性不能与之相比的优点和建筑功能、建筑构造的适应性,与其他材料的亲和性,建筑美学性来看,是现代建筑的首选材料之一。但是,我国目前砖瓦工业同其他工业发展,出现结构性的不平衡状态,同不断创新的建筑体系相比,滞后了许多;其自身的发展与提升又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与问题。诸如:粘土质原料的深层研究,产品多样性、多功能性开发,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完善与提升,适应新建筑的需求,乃至社会公众对烧结砖瓦的正确认识等等。特别是怎样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应用工业废渣、江湖淤泥、矿山尾矿、城市建筑垃圾制造高中档烧结产品,是一个在生态学领域里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是当代人树立烧结砖瓦第三个里程碑的起始点,使烧结砖瓦从建筑滞后跨越到建筑前沿。
    纵观近三十年中国建筑科学的发展历程,有三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一是建筑变化的加速性;二是城乡间、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三是弘扬中国建筑文化特色杂乱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建筑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外,建筑材料工业滞后恐怕是主要原因之一。在长期的中国墙体材料革新过程中我们始终认为:建筑材料的创新与发展是以建筑发展为前提,以建筑时代特征为中心,超前发展为标志,表现出科学、人文、艺术内涵升华外延功能的建筑中间实物形态,适应建筑的任务构造需要。建筑材料的发展与进步不是对过去经验或理性认识的重复。“更重要的还须表现於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实践这一个飞跃”(毛泽东《实践论》)。本文探讨的墙体材料革新与“大砖瓦”概念就是从革命性的转变而论的。因此墙材革新的本质绝不是一种材料代替另一种材料的简单重复,也非对烧结砖瓦已经落后的一面守旧,而是对其本质优点的鼎新,用新的人文、科学理念实现制造过程、应用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试图用简单替代去解释墙体材料革新的革命性质,以此思路去发展新型墙材,可能会遗祸无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样,就当前废渣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在“开发”二字上做文章,必须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微观研究。简单掺配,其性质仍然是简单替代,往往也会坠入“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在墙体材料革新中粉煤灰蒸养砖、蒸养砌块、蒸养大板的淘汰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不能将一吨工业固体废料变成了数吨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新世纪蓝图顺利实施其住宅建筑特性将从低级安置性住宅向中级准小康适用型、小康舒适型和高级豪华型住宅发展。首先,必然会对建材产品的功能质量、人文美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这不仅给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墙材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将促进废渣烧结墙体材料从低级向高级转化,烧结砖瓦的市场份额将有增无减。这是因为它在建设节约型、和谐型、小康型社会中对于发展“绿色建筑”,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其他墙体屋面材料无法相比的十大优势。
    首先,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取材也很方便,若干科研成果表明:凡具有黏土质矿物成分的自然物、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通过精细的制备形成可塑性原料,都可以制成很好的烧结砖瓦产品,从“生态学”、“循环经济”的意义上看,能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能化腐朽为神奇,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完全可以说,烧结砖瓦原材料的来源是不可枯竭的。
    其次,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程度最小。烧结砖瓦在生产过程中有密闭循环的工艺特点,无废渣、废水排放;所排放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后,可以生产脱硫石膏胶凝材料,从而做到了对环境影响最小化。这些均被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第三,具有很强的装饰功能。由于坯体具有优良的可塑性和可烧结性,可以做成任何形状,可雕、可塑、可印花纹、可施琉璃各色彩釉的建筑制品,能满足建筑工程结构、建筑美学的要求。
    第四,具有长期的耐久性及尺寸稳定性。烧结砖瓦经过数千年风雨考验,它是一种耐候性很强的产品。使用周期可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变质、不变色。现出土史前文化时期雏形砖(考古学界成“红烧土块”),齐家文化时期的瓦,分别埋藏于地下5000年和4000年;商周大型空心砖,瓦及瓦当;春秋时期的画像砖;万里长城,秦兵马俑,乃至现今仍屹立于世的唐塔佛寺,虽经历上千年的风雨剥蚀,地震灾害,但仍色彩斑斓地昭示着它那强大的生命力。其耐候性远远超过钢精混凝土。
    第五,砖瓦建筑物造价最低。砖建筑建设期的投资费用就整栋建筑而言,体积一般占70%,但材料及工程支出也只占30%左右,可谓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器物。而且由于其属烧结陶炻质的材料特性(热湿传导),可使建筑物具有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舒适性。
    第六,烧结砖瓦建筑使用期内维修费用最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维修费用和日常能耗费用是不可避免的固定支出,砖体建筑由于服务周期最长,维修费用很低,同时由于隔热保温和湿传导功能很好,从而能减少日常的采暖、降温、调节湿度的“民生能耗”的费用支出,从“价值工程”经济角度分析,它同样是一种极为经济的建筑材料。从长远观点看,也是“节能减排”的上好建筑材料。
    第七,烧结砖瓦产品与环境具有很好的亲和力。烧结砖瓦是一种无毒、无害能够确保安全、创造舒适和愉悦环境的材料,砖雕、砖塑及瓦器可以用为室内外装潢装饰,较之其他聚合材料对人的健康和防止火灾、有毒气体释放是最为安全的,对于建筑的文化韵味的塑造、使人获得艺术享受有其永久性价值。而且烧结砖瓦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她不会污染水源,她不会改变土壤性质,她更不会释放有害物质!非常明显的是在烧结砖瓦的废墟上可种植庄家、植树等;其废料不会对水源、大气、土壤等构成威胁,与大自然有着良好的亲和力。周秦汉唐,几度兴衰,三千余年,十三朝古都,西安地下埋藏着多少烧结砖瓦,无从得知,其废墟上如今仍是麦浪滚滚,树木葱绿。她丝毫没有影响到西安地下水的品质。但是现在很多所谓“新型墙体材料”,绝大多数都是强碱性的材料,在建筑物使用寿命终结后,以现有的技术水平而言,其分离回收都非常困难,无论堆放在何处,都会对植被的生长、周围的水源、土壤的性质等造成影响。
    第八,烧结砖瓦产品完全可以建造低能耗建筑。烧结墙体屋面材料建筑综合能耗比其他墙体材料低。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生产时原材料的开采始,其开采能耗、生产制造全过程能耗、产品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能耗、施工期间的能耗和在整个建筑物使用期等全部能耗的总和,而不能只看某一过程或阶段。建筑综合能耗要考虑从原材料采集始点到建筑物使用寿命终结的全过程。这是世界建筑“价值工程”的通用法则,其他工业制品同样以此法则计算能耗的。例如对建筑钢材能耗的考虑要从铁矿石的开采计算。德国有关研究表明,烧结墙体屋面材料的建筑综合能耗是非常低的,因为烧结砖瓦产品的耐久性可使建筑物寿命延长。
    第九,烧结砖瓦产品运输负荷小。建设期间烧结墙体屋面材料运输负荷小,由于砖瓦厂具有高分散又邻近建筑场地的特点,人称“短腿货”,运距最短。据西欧共同体统计后认为:烧结砖瓦产品建设期间的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相对于其它墙体材料也是最小的。特别是轻质砖和轻质砌块,更能减少材料流动总量,减少物质负荷,不会加大交通负荷。
    第十,烧结墙体屋面材料在使用寿命终结后可以重复使用并且所留建筑废料最少。烧结砖瓦产品在使用寿命终结后的分离回收容易(相对混凝土及其他墙体材料)。烧结屋面瓦可拆下直接用于下一新建筑(因用现代技术制造的烧结砖瓦,其耐久性大大超过目前的建筑物使用期,如世界上最大的、有270座现代化工厂的烧结砖瓦产品公司——奥地利维也纳山公司公开保证其产品的使用寿命为200年)。砖混节能建筑,就现在的技术水平而言,在建筑物使用寿命终结后完全可以分离和回收利用。同样,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制造的烧结砖,其耐久性也大大超过了目前的建筑物使用期,德国有的砖瓦设备制造公司,已着手研制旧建筑物的墙片切割设备,即将旧建筑物上的烧结砖或砌块墙切下,再用于新的建筑。含有粉刷层及灰缝砂浆的烧结砌体废料,根据西欧有关研究,全部都可以回收利用。如可用于混凝土轻骨料、绿化植被的保水层或滤水层及营养剂载体、改良土壤、运动场用砖砂、粉碎后全部用来当作熟料再制造烧结砖瓦产品等。目前建筑垃圾包围城市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环境现象,城市建设者和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该正式这一非常重要不容回避的、潜在着灾难的社会大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改革开放到现今,我们可从每一座大中城市新建设的建筑物的体量上精确地计算出这些建筑物在使用寿命终结后的建筑垃圾的吨位!因此要切实为后代人们负起责任,几十年后,绝不能让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包围了我们的城市。
    烧结砖瓦的优势早被“洋人”在实践中所认识,这就是欧洲现今五分之三以上的新建筑仍然采用烧结砖瓦的原因。欧洲砖瓦工业协会主席曾讲到:“质量优良的烧结砖瓦产品是建筑材料中的‘十项全能选手’,要像描述‘十项全能体育选手’一样去宣传自己的产品。”西欧一位“先知觉”派权威人士指出:“现在所谓的新型墙体材料均在模仿着烧结砖的功能,但只能模仿一种或数种功能而不能模仿全部性能”。美国宇航局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月球上要建造人类居住的掩护所,只能用烧结砖”。世界著名建筑学家马里欧•伯塔(MarlioBotta)教授评价是:“砖的和谐=环境”。意大利环境部与意大利砖瓦工业协会在2005年签订了支持烧结砖工业发展的协议,实际上表明了意大利政府的意愿,意大利环境部长在公开会议上宣称:“要向公众宣传烧结砖瓦的优点……”。烧结砖瓦的“十大优势”和它艺术文化内涵,将决定其鹏程万里的现在与将来。这朵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之花在五湖四海绽放的如此鲜艳,我们有理由在墙体材料革新中在自己的国土上将它移植回来装点我们的美好家园。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墙材革新的艰难道路上,已经有爱国之士捷足先登,做了许多实质而有益的工作,在中国大江南北、黄海之滨、东北平原培育着具有中华砖瓦本质特征的新型现代砖瓦的奇葩,并红杏出墙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砖瓦装备制造业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深知“拿来并非高明处,高明全在创新路”的哲理,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已经取得部分知识产权,走出国门与国外同行对等交流。
结语
    中华烧结砖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文化积淀是非常丰富的,人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不容低估。当今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全面构建节约型、小康型和谐社会中重新审视它的社会价值,发挥它平衡生态的作用,促进人文社会协调和谐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点击排行
 
更多>>名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