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国际:中国石材品牌还要迈过三道坎

发布日期:2011-10-08 浏览次数:514
    目前,石材行业品牌竞争虽已出现质的飞跃,基本完成了由产品品牌向公司品牌的过渡,但面对WTO的挑战,参与入世后严峻的国际竞争,中国石材品牌还要迈过三道坎。
一、规模小
    缺乏影响力。规模就是覆盖率,规模就是影响力,站在全球化角度看,我国石材企业及品牌规模小,仍是我们最大的不足。国外知名石材企业都是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覆盖率高。而国内石材企业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石材品牌的滋生造成市场上品牌林立,但缺少强势品牌,市场占有率及知名度相对较低,除溪石、环球等近10家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外,许多企业资产规模普遍偏小,效益规模不够,一些石材品牌虽然市场铺得大,但占有率不高,知名度不大,有的只是家门口的"状元",在本省本地颇具知名度,但放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大背景下就鲜有人知了,与国际上着名的跨国大企业、大财团相比往往相形见拙,很难与国际石材品牌抗衡。
二、内功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我国石材品牌在改革开放20多年间取得迅速发展,除了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和自主开发的技术设备外,主要得益于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借鉴他人的成功。从80年代初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以来,90年代达到高潮,到目前为止约有几千家企业引进了建筑石材生产线或关键设备,从而使我国的石材生产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在新的起点上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当前可以说与国际技术水平无差异,甚至在某些设计和营销服务等方面更优于国外品牌,但是引进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没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品牌很难获得长足发展。目前,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是国内石材行业的一个"软胁"。
三、内耗大
    品牌战多以价格战相交。近几年来,我国的石材市场受重复建设的影响,已连续数年处于不景气状态,全国的石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实际产量几倍于市场容量,导致企业恶性竞争。随着品牌竞争的加剧,特别是由于缺少技术含量大的高位优势,近几年我国的石材品牌战多以价格战相交,致使石材价格直线下滑,不少产品跌破了成本价,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处于劣势。
    2010年全国三千多家规模以上石材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70亿元,实现利润达154亿元。石材行业大有可为!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石材产业集群在"十二五"期间要认真贯彻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核心,在产业升级和布局调整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上下功夫。石材行业要朝着园区化、清洁化,向资源整合和科学布局的方向发展,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正推动着我国从石材增长走向石材强国。
点击排行
 
更多>>名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