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翠湖公园希望恢复收费一事,昨天,数十名市民发表看法,反对收费者占总人数的40%,支持者占60%。其中,70%的支持者认为价格在5元左右比较合理。
不支持:城市名片收费不合理
“我就住在翠湖附近,作为老昆明人觉得翠湖收费不合理。”郑先生说,人流量只是节假日和海鸥来的时候多一些。翠湖已形成自己的文化,成了昆明最大的休闲场所。如果要收费,必然会导致这一文化的流失。
而翠湖的维修很多都是重复折腾,浪费资源,像凳子就折腾了好多次。与其这样浪费不如一次到位,将一些公共设施的质量弄得可靠些。再者,翠湖里面的很多摊点、铺面的承包费就很高。“难道还不够维修吗,还要来收这点门票?!我觉得政府应介入审核他们的收入。”
邹女士认为,平时没有必要收取门票。如果是为了限制人流量,可以在节假日人多时收。至于维护费,政府不是有拨款吗?
“我觉得翠湖收费是社会在倒退,几元钱的收费最终也只是收费员的工资和福利,维护一说只能是空口说白话。” 罗先生说,翠湖是公共资源,每年政府为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不也专门拨付款项,难道还嫌少?!如果收费,很多人会认为自己花了钱,损坏点也无所谓,将会更加不爱惜公共设施。
支持:收费5元左右较合理
“支持翠湖收费,不收费里面好多设施都被破坏了。”王女士说,特别是周末人很多,而游客的素质良莠不齐,所以还是收费比较好。价格在5到8元比较合理,不要超过10元。
周先生称,翠湖内的树木、湖水的更换还有环卫工人的工资等都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现在翠湖人多,破坏很严重。支持收费,5元最合适。
“不收费,有些人就不爱护里面的公共设施,所以支持翠湖收费。”徐女士说,如果里面的设施被破坏,需要维修还是要很大的一笔钱,所以应该恢复收费,价格在10元以内比较合理。云南人可凭身份证享受一定的优惠,老年人可以给他们办年卡或免费。
张先生认为,翠湖早就应该恢复收费了。自从免费以来,因管理不到位,里面乱七八糟的。“应该收费,但最好不超过5元。”张先生说,收费以后要加强管理,认真打理一下内部环境,让游客即便出几元钱也玩得舒心。
●他山之石
“免费西湖”成“财富西湖”
翠湖公园希望通过收费限制人流量,将门票收入作为补充资金维护公园。作为国内唯一不收门票的5A级风景区,杭州西湖申遗后仍免费开放。他们又是如何对公园进行维护的,资金从何而来?
2002年,黄金周培育了长假出游观念,全国各大景区开始涨价。此时,杭州却开始了一场反其道而行之的尝试,一走就是9年。西湖自免费开放以来,形成杭州模式,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近两年,杭州采取自驾车换乘、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但每逢节假日,西湖一带的交通就会陷入瘫痪。
对此,杭州拟控制游人数量。西湖申遗前夕,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其中提到,为保护西湖环境,下一步将考虑控制景区游人数量和车辆。杭州市政府法制办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说,“限客”条文只是指导性规定,要在2012年2月立法程序生效后,具体方案授权西湖管理部门制定。
对景区维护资金来源情况,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西湖免费开放后,每年因此减少数千万元门票收入;而且景区敞开式、全天候开放必然要求增加安全保卫、保洁维护、日常管理等投入,每年所需开支也多达数千万元。
这一减一加增加的上亿元费用,杭州市政府没有出钱补贴,而是通过转让西湖景区及周边商业网点的经营权,以转让的租金收入和日常税收,来负担维护成本和建设费。另外,西湖美景加上免费开放的双重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消费,也为商家所看重。景区每年产生的收益,与投入基本持平。
杭州市委党校周旭霞副教授认为,舍弃门票的“小利”,换来杭州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利”。旅游景区是公共资源,门票价格节节攀升,令许多低收入游览者望而却步,一些风景名胜渐成“贵族景区”,是一种社会不公现象。从西湖免费开放游览到开发社会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系列“民心工程”,增加了杭州的亲和力、吸引力,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经济效益。
免费开放的西湖虽然游人如织,但扩大了景区面积,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水平,景区环境优美如常。
有个著名的“241”算法:即让游客在杭州多待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增加100亿元。根据统计,虽然西湖损失了每年数千万元门票收入,但免费开放的头两年,去西湖游览的游客数量增加了6倍以上,带来的间接经济收益达几百亿元。
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人为本,还湖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