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楼盘库存积压惊人 最高点或在2012年3月

发布日期:2011-11-23 浏览次数:312
    关于限购令的每一则消息,都在牵动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敏感的神经。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最近,成都市房管局召集当地多家开发商座谈,并在会上宣布,当地政府准备仅在房产证登记发放时核查购房人资格,而原来执行的网上签约时就对购房人进行的资格审核,转交由开发商和房产中介执行。但是,这一项关于购房资格审查的新政仅仅实行了一周,目前又已停止执行。

    在房价刚刚出现拐点的微妙时刻,地方政府出现任何放松限购令的举动,都会淹没在舆论的口水中,也为中央政府所不允许。很显然,如果成都的这条新政能够坚持下去,那么,限购令在成都就将逐渐演变为一纸空文,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将资格审核权交给开发商和房产中介,期望他们像政府行政机关一样放弃利益追求将购房人挡在门外,无异于戏台上的走过场,当大量不符合购房资格的购房者来到政府的房产登记机关时,生米已煮成了熟饭,房产登记机关基本上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了,而在这背后,则无疑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基于利益共谋达成的“潜规则”。

    但是,从成都昙花一现的限购政策变动,我们却可以看出,在未来的楼市调控中,限购令的执行已越来越困难。限购令最直接的效果,是使原来活跃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力量被基本清除出场,市场的供求关系很快出现了变化,促使“买方市场”渐渐形成。投资投机力量财大气粗,再高的房价对他们来说也不在话下,因而成为开发商最欢迎的对象,房地产市场也在这股势力的主导下,成为一个投资投机市场。这股重要力量消失以后,以居住为购房目的的所谓“刚性需求”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但他们资金并不宽裕,加之对调控政策之下房价的长期下降产生了越来越高的预期,因而入市意愿并不积极。这直接导致楼市出现了价跌量缩的情况,不仅对开发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事实上也使一直对房地产经济有依赖的地方政府焦灼不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限购令在今年初由国务院全面部署以后,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些地方传出希望弹性执行的声音,甚至出现一些偷梁换柱的举动,只是大都很短命,此次成都方面能将悄然变动的限购政策坚持一周,算是更进了一步。

    很显然,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限购令的退出是不可能的。一旦这一刚性政策取消,那么,现在受到全面遏制的投资投机势力马上会卷土重来,刚刚出现拐点的房价将出现强烈反弹,其上涨势头甚至可能超过限购令实施之前。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限购令毕竟是政府直接进入市场进行干预的一种行政手段,它固然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却也使政府更深地陷入了具体的经济事务之中,因此从长远看,这个政策迟早必须退出。

    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让限购令退出,显然是后续的市场调控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倘若房价持续下跌,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其承受能力将面临巨大挑战,与限购令的博弈也将表现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日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认为,限购令可能会在明年二三季度退出,虽然这不代表目前政策面上的取向,但毕竟也是市场的一种心理趋向,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对此心向往之,持币待购者则对此心担忧之。

    楼市调控不可能永远依赖行政手段操控之下的限购令,因此,在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限购令的同时,有关方面必须未雨绸缪,为限购令的退出创造必要的条件,避免将来这项政策一旦退出,房价迅速反弹回到原貌。限购令的贯彻执行,为房地产市场从过度炽盛的投资投机中解脱出来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重要的是把这个局面稳固下来。地方政府必须跳出以房地产行业为拉动G DP龙头的习惯思维,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给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增长点。

    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投机过于炽盛,很大程度上是由民间游资所推动,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民间游资会啸聚于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不适当的推动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数量庞大的民间游资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也是一个客观因素。在楼市调控持续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些游资在房地产市场受限以后,开始了对一些商品的“围剿”,“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游资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价格的剧烈波动,以至成为一个让政府不得不花很大精力解决的民生问题。因此,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实也关系到为民间资本找出路,而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又与打破政府行政垄断有很大关系,让民间资本能够方便地进入一些现在由国有资本一统天下的行业,既能促进这些行业的市场化竞争,又可收到避免民间投机资金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市场的效果,这无疑是值得政府认真考虑的一件事。 

点击排行
 
更多>>名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