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今年将启动3210套保障房建设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315


  广福路日新路将建成精品街区
  城中村改造拆迁和建成、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年度征地拆迁任务……在过去的一年,西山区在经济发展领域和城市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记者从昨日召开的西山区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获悉,西山区在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排名中又争先进位,由第四位升到第三位,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
  今年,西山区进入了“十个新西山”建设的攻坚之年,区委全会勾画了新一年西山区发展蓝图。
  民生工程
  启动3210套保障房建设
  打造永靖绿色蔬菜园区、龙潭四季特色水果园区和小村生态休闲观光园区,完成1.6万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在城中村、旧城改造和其他重点项目中规划建设49个标准化菜市场,引导有资质的企业建设90个社区生鲜超市,设置30辆蔬菜直销车。
  推进昆五中等排危改造项目,完成新华中心学校标准化项目和明朗中心学校搬迁重建工程;做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移交接收,提高办学质量;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实现街道“卫生监督站”覆盖率达100%;做好公立医疗改革试点工作,上半年要完成区人民医院的搬迁。今年还要新启动3210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竣工9654套。
  城市建设
  广福路日新路建成精品街区
  力争把广福路、日新路打造成精品街区,把老螺蛳湾片区建设成高端中央商务区和城市新地标。加快南亚风情第壹城、红星国际广场等“七个精品中央商务区”建设,促进中石油西南地区总部、云投集团总部等“七大总部”尽快落户西山,打造西山未来城市建设的亮点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道路交通
  开建16条道路确保5条通车
  今年开工建设16条道路,确保5条建成通车,逐步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做好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和地铁3号线征地拆迁工作,完善城市电力、燃气、给排水、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城乡一体
  启动杨梅山水库新建项目
  加快明朗、东母沟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杨梅山水库、黑沙坡坝塘新建项目,抓紧建成一批“五小”水源工程,优先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增强抗旱减灾能力。加大农村电力、通信、燃气等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年内为山区、半山区1000户群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文化产业
  确保红泥咀片区项目投用
  以实施大项目拉动、大集团牵动、云广网络项目、云南报业集团项目等为载体,发展创意设计、现代传媒、新闻出版等重点文化产业,打造西山的文化产业集群。
  以花红园和白沙地片区作为开展山地城镇建设的试点,打造“山水园林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典型和示范。突出抓好试点建设工作,确保海口红泥咀片区集中居住新区项目今年交付使用,团结龙潭片区集中居住新区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年内完成2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6个市级重点示范村、10个区级“整村推进”试点村的建设任务。
滇池治理
  主要入湖河道水质达到Ⅳ类
  配合完成海口水泥厂的搬迁工作;推进湖滨生态带建设恢复和湿地管养,依法治理滇池和综合执法的力度,打造河道、湖滨连接滇池的绿色生态走廊,早日实现西山区主要入湖河道水质达到Ⅳ类水质的目标,恢复入滇河道水清岸绿,滇池湖清水秀的人文景观。
  生态建设
  争取碧鸡第二园博园开园
  全面完成城区等生态隔离带建设2000亩、“五采区”植被恢复500亩、苗木基地建设4500亩和20万株2700亩的杨树种植任务,强化日常养护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着力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绿化生态体系。加大公园、游园和苗木基地建设力度,力争碧鸡第二园博园年内正式开园。
  成就回顾
  去年建成城市绿地249公顷
  南亚风情园商业圈逐成气候,过去的山邑村摇身变成了免费游园,搬迁的村民们住上了漂亮的房子……一年来,西山区城乡面貌发生的变化让市民有目共睹。
  去年,西山区13000多套城中村回迁安置房和各类保障房加快建设,目前,苏家村地块261套安置房已建成并交付使用;新建续建总长20.8公里的22条道路全部开工,率先完成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和南连接线高速公路年度征地拆迁任务;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和地铁3号线西山段建设顺利推进等。
  此外,区域范围内完成水葫芦圈养种植约2.1万亩、中山杉种植1040亩;滇池草海水质总磷、总氮同比分别下降了60.6%和47.5%;建成城市绿地249公顷,植树造林9994亩,建成城市生态隔离带2910亩。

点击排行
 
更多>>名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