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日本、伊朗、巴基斯坦都是地震多发国家,近年来也都发生过破坏力极大的强震,包括地震在内的自然灾害,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上演,不少国家在抗震救灾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值得重视的经验教训。
印尼灾后强化预警设施
印度尼西亚近年来频频遭受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袭击,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痛定思痛,印尼政府加大了防范天灾的工作力度。
一是加快建设海啸预警系统。印尼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活火山,总数达到129座。在火山活动和地壳变化的相互作用下,大多数发生在海底的6级以上强震都极有可能引发海啸。在亚齐地震引发海啸以及西爪哇和中爪哇地震引发海啸后,印尼政府意识到加强监测和预报的重要性。
亚齐海啸后,印尼计划在2009年初完成建立海啸预警系统。苏西洛总统前不久表示,将把计划提前到2008年年中完成。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可望实现兴建120个海啸预警系统的目标。印尼政府还在全国所有海岸线修建了585座预警塔。
二是加强和完善报警系统和通报机制。苏西洛指示地方官员,力求尽快制定在第一时间内向民众发出地震或海啸报警的固定程序,并展开预防灾难的训练。要求地方领导人建立与民众交流的机制,设立每天24小时戒备状态岗哨,持续监测和收集地震和海啸的信息。
三是居民如何自救和疏散成为关注重点。气象和地质部门官员要求,高楼防震功能必须提高,应安装监测地块移动的加速器和疏散居民的设施。高楼管理部门也必须进行预防地震的培训。印尼今年上半年在巴厘岛举行了应对地震和海啸的避难演习。专家还建议每个地区都成立戒备系统,研究和筹划如何在灾难发生时成立救护组,如何进行疏散以及怎样安置难民等。
由于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印尼防灾救灾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包括救灾法规和应急机制等。
日本防灾救灾的有效体制
日本早在1951年就出台了《灾害对策基本法》,通过法律明确政府、地方行政当局各个部门的职责,并建立了必要的防灾体制。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义行动纳入法律义务范畴。平常各部门按预先制定的防灾计划进行防灾训练,筹备防灾物资,建设防灾设施,在灾害发生前后,中央政府、都道府县和市町村都要组成灾害对策总部。发生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时,要设立紧急灾害对策总部,部长由首相亲自担任。关于灾害的应急对策,《灾害对策基本法》都有明确规定,如灾害的信号、信息的收集、警报的发出、消防救助措施、受灾儿童的教育、保健卫生和清扫防疫、防止犯罪、维护秩序、紧急输送等,其中对各灾害对策总部和各组成部门的权限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日本非常重视灾区灾后重建。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各级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对灾区重建负有责任,必须根据法律和防灾计划重建灾区。在资金方面,国家负担重建灾区的全部或部分费用,负责分配费用的大臣根据都道府县知事的报告、地方公共团体提供的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分配,分配时必须做到公正、稳妥和迅速。大臣在决定灾区重建费用时,必须考虑到灾害可能再次发生,并提供对有关设施进行改良的费用。在制定分配费用标准时要向中央防灾会议报告。灾后重建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地方公共团体的灾害对策基金和金融部门提供的贷款
日本传播最迅速的就是地震信息。国民及时掌握灾害情况,可尽快采取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只要感到地震,一两分钟之内电视上就会打出字幕,说明震级、震源和地震区域。对于稍大的地震,电视台会停播节目,插播地震消息。日本气象厅也会随时通过电视发布海啸和余震预报,并反复举行记者招待会说明情况,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受灾地区的市町村可根据气象厅的预报决定防范措施,并及时通知本地居民。
遇到特别严重的灾害,中央防灾会议主席——日本首相会通过预先设置的特殊信号和电视台、电台发出避难警报。一般的灾害由市町村防灾会议发布避难警报。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规定,发布灾害警报时,可利用一切通信设施,广电部门必须予以配合。
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日本有志愿者文化传统和志愿者登记网络,遇到灾害时一呼百应,行动迅速。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大批志愿者先于政府救援部门到达灾区并迅速展开救助活动。神户市政府官员说,如果没有这10万名志愿者,阪神大地震的伤亡人数会更多。2004年10月新潟大地震时,日本也出动了数万名志愿者。
志愿者的经济条件和可参加活动的时间在登记时都写得一清二楚。志愿者们很有组织经验,灾后救助工作有条不紊,有效地减少了地震灾害的经济损失,并能够对受害者给予精神上的慰藉。
日本防灾通信手段有互联网、手机短信、有线电视、无线局域网等,防灾负责机构可通过各种手段把信息发送到每个人的手机上。如果通信基站在地震中受损,可通过车载通信设施组织救灾。基层组织通过电话等手段确认每户的受灾情况并及时上报。
根据有关条例,社会公共部门在灾害发生时有义务全力救灾。如《东京都震灾对策条例》规定,社会公共部门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对防灾和灾后市民生活恢复正常等尽最大的努力。因此,日本的电力、煤气、自来水公司、通信、交通等部门都有各自的防灾体制,地震发生时既可各自为战,尽全力恢复本部门正常运转,又能在地方官员的组织下统一行动,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恢复灾民的生活。
来自伊朗巴姆大地震的启示
伊朗处在活跃的地震带上。近年来伊朗发生的最严重地震是2003年12月26日的巴姆地震,有3.1万人丧生,约占该城人口的1/4。
巴姆地震只有里氏6.3级,但造成了大量人口丧生,70%以上的房屋被毁。专家认为,此次地震死亡人数如此之多,主要与灾区的建筑物类型及地震强度有关。
首先,当地多为土坯房屋,抗震能力低。强烈地震造成土坯墙坍塌,房顶整体下落,粉碎性倒塌未给被掩埋者留有任何空间,致使大量的被掩埋者在震后数小时内便窒息而死。从救援结果看,仅在地震发生后的最初几个小时能够救出幸存者,次日挖掘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尸体。
其次是震源浅,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相对较大,震区直径十公里范围内的房屋全部倒塌。
伊朗发生地震灾害后紧急投入救灾的机构包括伊朗红新月会、消防队、军队、民兵和当地救援组织。所有这些机构均由紧急事务委员会统一指挥。供血部门也会马上组织起来,呼吁人们积极献血。
以巴姆大地震为例。震后发掘出大量尸体,由于时间紧迫,许多尸体已不能清洗处理,工作人员不停地喷洒消毒药剂以防止病菌扩散。为防止出现疫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建议人们戴上手套和面罩。
如何保障基本的社会治安、保证救援物资送到灾民手中,是当年巴姆灾区面临的另一挑战。震后不久,巴姆开始出现偷窃或持枪抢劫事件,目标包括救援卡车、投送的救援物资和商铺等。在治安秩序开始出现混乱迹象的时候,当地警察在街道上鸣枪示警以制止大规模抢掠的发生,同时在多处设立临时警局,维持社会治安。
巴基斯坦应对大地震之策
2005年10月8日上午8时50分左右,巴基斯坦发生里氏7.6级大地震,震中位于首都伊斯兰堡东北90多公里处的山区。地震波及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以及印度和阿富汗部分地区,伊斯兰堡震感强烈。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穆扎法拉巴德市有1/3房屋垮塌,另有1/3房屋严重受损。由于地震强度大,且地震发生时正好是上午刚开始办公时间,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大地震造成7.9万多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多亿美元。
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立即向灾区派出军队。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立即下令向灾区派出军队,巴政府成立了由总理挂帅的救援委员会,24小时跟踪局势发展,为抗震救灾赢得了时间。繁重的救援工作只好由同样在地震中受到重创的当地驻军承担。
巴军方先遣人员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克服重重困难进入灾区。随后,工程兵打通了从伊斯兰堡到地震灾区的东西两条道路,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得以抵达灾区。军方与当地警察共同担负起了维护灾区治安的工作。
——最大限度地利用直升机开展救援工作。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陆路交通和通讯全部中断,外界救援人员和物资无法抵达灾区。为此,巴军方调集了全国几乎所有的运输直升机投入救灾工作,一些西方国家也派出直升机“参战”,美国甚至抽调在阿富汗执行反恐作战任务的多架CH-47“支努干”大型运输直升机参与救援。巴军方利用直升机把救援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达灾区,又将重伤者运到伊斯兰堡和拉合尔等大城市进行治疗。就当时情况看,如果没有及时调集大量直升机,地震造成的损失将难以想象。
——充分利用国际援助。面对百年不遇的强烈地震,巴基斯坦立即向国际社会发出救援请求。为让国际社会了解灾区情况,穆沙拉夫亲自陪同外国记者到地震现场,通过国际媒体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之后,包括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内的多国救援队、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等,纷纷前往地震灾区协助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