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1年,“保障性住房”成为最受关注的民生关键词之一。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全力以赴,昆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如火如荼来形容毫不为过。而早在2007年,五华区就以“保障百姓生活、构建安居五华”为目标,克服了地块最复杂、体量最大、项目最多的困难,接连创下了保障房全省楼层最高、全市建设最多、品质最高、保障人群覆盖面最广的突出成绩。
截至2011年底,五华区多个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项目纷纷竣工交付,2万人实现了住有所居。一批精品保障房小区成为幸福新昆明的最好见证,受惠群众从最低收入者到逐渐覆盖至中低收入群。五华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性模式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典范。
责任打造幸福五华
2012年1月10日,对于克林轻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韦杰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一家三口终于告别了居住了10年的20㎡大单间,搬进了新建成的49㎡两室一厅廉租房,厨房里的整体橱柜已经配齐,两个房间还铺了强化木地板,儿子也终于如愿有了自己的房间,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一天之后,72岁的孤寡老人龚福林从《昆明日报》上读到一条好消息,五华区羊仙坡片区的2010套保障房已经具备入住条件,他迫不及待地跑到位于羊仙坡的华景苑,兴冲冲地去考察自己将来的居住环境,并向五华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打听何时能够领钥匙。
据五华区住建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区共完成保障房建设1962套,面积近10万㎡。目前在五华区,已有1.2万人不用再忍受被高房租“追”得四处搬家的日子,住进了每月租金不到百元的廉租房;2000多户家庭搬离了光线昏暗的淹水房和筒子楼,享受到了价廉质优的经济适用房。
五华区副区长王迅介绍说,“五华区作为一个中心城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比较快,但同时又是一个老城区,需要保障的人群数量比较多。从2007年开始,五华区就把建设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房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民生工作。在财力很有限的情况下,每年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
一组数字最能说明五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发进展情况:2006年,五华区开始启动了住房保障工作,羊仙坡观音寺开工建设了华福苑廉租房500套。2007年,五华区启动了廉租房实物配租工作,使890户最低收入家庭住进了政府建成的廉租房;同年,为1317户困难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600多万元。2008年,五华区在羊仙坡开工建设668套经济适用房。2009年,又开工建设了1337套廉租房,同年11月,在林家院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共1404套经济适用房。2010年,开工建设3144套廉租房,共分8个项目,其中,政府自建项目1个250套,其余7个项目2894套为政企合建,同年7月,五华区500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建设,该项目在上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配建。截至目前,房屋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断水,完成内外墙粉刷及装修工作,正在进行室外工程建设。而韦杰一家和龚福林老人,正是这一连串数据背后的真实受益者。
“从2008年交付使用的华福苑小区到现在的华景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都给了大量支持,这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好事,五华区要做的是把好事变实事,就是要建设高品质的廉租房小区,为困难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众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小家,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大家’的关怀。”王迅说。
品质铸就精品家园
汽车从昆沙路转了个弯,走上了羊仙坡北路,五华区住房保障建设管理处处长王琼华指着远处几幢蓝色的高楼说,那里就是华景苑。龚福林心中暗想,保障房怎么可能那么高,肯定是自己看岔了。直到下了车站在华景苑大门口,龚福林还不敢相信,反复地问了几遍“是不是这里”,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老人家满脸笑容,开心地东走西瞧。小区绿地内各种树木错落有致,叠水景观和精巧的凉亭花架,比起一般的商品房小区有过之而无不及。
“整个小区绿化率为45.64%,容积率可达2.99,而一般商品房的容积率都在5以上。按照昆明市的最新规定,房屋日照以冬至日不低于两小时为标准,11幢房屋都已达标。”华景苑施工方五华区国投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华景苑虽然是保障房小区,但在工程质量和设计都花费了大量心思和精力。
乘坐着电梯,来到了廉租房顶层29楼,工作人员将各种户型逐一打开。管道煤气、卫浴设备、太阳能、电灯、门铃一应俱全,带上家具行李便可入住。龚福林老人兴奋地规划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这里放个电视机,床就靠墙摆,冬天就搬个躺椅到阳台上晒晒,你们看,那边是长虫山……视野那么好,整个昆明城都看得到,真是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龚福林高兴地念起了《大观楼长联》中的名句。“想不到自己这把年纪又无儿无女,还能有福气住上如此漂亮的房子,有了政府的关爱,我这个孤寡老人也不感到孤单了,我要做个快乐的孤寡老人。”龚福林笑呵呵地说。
龚福林的新家华景苑是五华区于2008年立项,2011年底刚竣工的又一保障房小区,共有11栋住宅,1栋商业楼,皆是电梯房,小区面积112287.53㎡,共配2010套保障性住房,其中经适房668套,最高为29层,廉租房1342套,最高32层,是昆明首个坡地建高层项目,也是目前云南省保障性住房中楼层最高,环境最好的小区,在全国保障房小区中也属精品样板。
“华景苑由五华区国投公司承建,无论是从规划、设计以及工程的建设各环节,都经历了严密的论证和严格考验。小区刚刚建成,但今后的分配、管理和服务是个持续的过程,如何让大家高兴地住进来,愉快地住下去,还需要我们在体制机制和后续服务方面做更多的努力。”王迅说。
创新推进民生工程
保障房价廉质不廉,环境堪比商品房小区,各阶段任务“零差错”完成……一项项突出的成绩背后是五华区住建局工作人员汗水摸索出的创新工作经验。
政企合建廉租房是云南省开展保障性住房工作的一项创新,由困难企业出资出地,政府按每平方米1300元补助企业,为企业解决了自建廉租房资金不足的困难,使企业无房职工住进了新房,深受企业、尤其是困难企业的欢迎;同时,政府也化解了不少建廉租房土地供应和资金上的压力,这种双赢多赢的政企合建模式,为用活政策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创造了条件。
2010年4月,由五华区政企合建的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廉租房项目、昆明市平板玻璃厂廉租房项目、昆明克林轻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廉租房建设项目、昆明亚龙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廉租房等6个建设项目相继启动。到今天为止,五华区已启动8个廉租房扶持项目,到2012年底全数建成后将为职工提供3144套廉租房。
历经5年的保障房建设,五华区摸索出一套成熟经验。从规划伊始就因地制宜地制订建设规划,根据需要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机制,保证长期建设需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力度,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为政委、区长为组长,10位副区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项目联系区级领导制度,形成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
为提高保障性住房行政审批的效率和质量,五华区出台保障性住房项目联审会工作机制,通过联合办公和集体会审,形成最佳审批方案。采取提前介入、同步受理、原则范围内灵活办理等措施,将各部门依次“串联”式审批变为同时办理的“并联”式审批,实现审批提质提效。落实审批责任。实行联审会参会人员全程工作责任制,明确参会人员为第一责任人,全程负责所属部门审批工作的上下联系、协调沟通和组织实施,并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加强协调配合。发改、土地、规划、住建、环保等审批部门按照“快速、优先”原则,实行同时审查、平行审批,坚决杜绝互为前置、互相推诿。
截至目前,五华区已实现实物配租890户,在建的4486套(2009年1342套、2010年3144套)廉租住房竣工后,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将实现全部实物配租;继续推进2072套(羊仙坡668套、林家院1404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人员等“夹心层”的住房困难。积极探索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配建一定比率的公共租赁住房。此外,还在“天骄北麓”项目中配建1500套公共租赁住房。五华区建立起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