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水葫芦(资料图)
1月15日,水葫芦预计采收完,这是去年定下的目标,那么,水葫芦有没有失控?打捞起来了吗?有没有造成二次污染呢?昨日,记者带着这一系列问题,采访了昆明市滇池水葫芦项目建设指挥部项目经理葛锐,令人可喜的是,人们最为担心的水葫芦打捞工作,已进入尾声,机械化的采收,让九成水葫芦收归“囊中”,水葫芦的圈养工程尽在人们的掌控之中。
目击 河道不见水葫芦踪影
15日,记者从大观河、船房河绕了一圈,平时把河道堵得死死的水葫芦不见了踪影,阳光洒在水面上,反射出一道道清澈的波光。
在海埂大坝驻足观看,平时和西山树林连成一片的水葫芦,早已不知去向,只见海鸥成群,水清了许多。
据经常来附近玩的省政府退休官员张先生说,今年的水质比往年好多了,原来还散发着臭味,真是想不到滇池治理步伐这么快,水葫芦圈养,争议声不少,但他仔细对比过,圈养水葫芦成本比底泥疏浚等工程低多了,而且效果不差。
记者乘船驶进草海,在草海大观河明波附近段,还有一片一片的水葫芦,打捞的机器仍运转着,采收着水葫芦。工人们正从草海的边上,搜集着角落上分散圈养的水葫芦。一位采收工人说,现已进入收尾工作,品质较好的水葫芦,是留作种苗的。
释疑 水葫芦圈养全在掌控中
水葫芦吸收氮磷、净化水质的作用,是无可争议的。市民最为担心的是,水葫芦控制不住,疯长打捞不上来,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在大观河明波附近,还有一片一片的水葫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葛锐告诉记者,现在,所有河道的水葫芦全都打捞上岸了,截至14日,草海中的水葫芦已采收起来了5800亩,剩下近1000亩左右,采收达到了计划总量的85%,加上河道的采收情况,九成以上的水葫芦已采收上岸,水葫芦采收工作早已进入了尾声。
可以说,水葫芦全在掌控之中,用机器打捞,机械化运作,就不存在市民担心打捞不上来的情况,若人工打捞,种下去这么多水葫芦,肯定是有难度的。市民看到的一片一片的水葫芦,除了收尾打捞的外,大多都是留作今年的种苗。
水葫芦在掌控之中,为何还有1000亩没有打捞上岸呢?葛锐说,打捞的部分机器,按照太湖的水葫芦“个头”来设计,吞吐量小了些,草海的水葫芦个头偏大,速度慢了点,不然,水葫芦早就打捞完了。他说,现在剩下的,是从草海各个角落上搜集集拢来的,约近千亩,收尾工作很快就会完成。
市民担心二次污染的情况,生态所专家韩亚平介绍,圈养水葫芦最多的草海,水体透明度增加到了1米,富营养指数首次低于滇池外海,并呈减轻态势,总磷也低于外海43.1%,高锰酸盐指数也低于外海29.1%,到目前为止,滇池草海总体水质指标中,除氨氮、总氮、生化需氧量外,其余水体均好于滇池外海。
进度 明年水葫芦提前一月采收
葛锐说,按照昆明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1年第18次主任办公会审议批准的《昆明滇池水葫芦治理污染试验性工程三年(2011~2013)实施方案》,2012年草海圈养面积6平方公里(9000亩),也就是说,今年的圈养还会扩大,同时,在去年度水葫芦项目的实践中,项目参与单位在滇池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充分掌握了水葫芦在滇池的生长规律,在一年四季中:冬季休眠期、叶片发枯,春季返青、夏季快速繁殖生长、秋季生长放缓。
去年实践数据显示,6~8月夏季中,草海水葫芦生物量每月增长30%,所以,滇池水葫芦今年将计划在3~5月进行圈养区投苗工作,根据水葫芦实际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采收并处置,规模化采收从9月开始,除保留越冬种苗外,至2013年1月底完成2012年度采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