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楼市调控已使土地市场大幅缩水,但地方政府恐怕仍难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各地的公开数据发现,在2011年严厉楼市调控的背景下,土地仍然成为多数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在上海、北京、苏州、天津、重庆等五大城市中,土地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的平均比例已超过三成。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深感担忧,认为土地财政会制约地方的产业发展,并容易引发征地和拆迁中的纠纷。而杯水车薪的房产税显然无法成为理想的替代者。
事实上,受调控政策的影响,近3年来地方政府不断下调土地出让收入预期。分析人士认为,若坚持当前的楼市调控和土地执法检查力度,未来多数地方政府都将迎来一个艰难的转型期。
上海土地财政依存度逾40%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491亿元,在2009年之后,再次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北京、苏州、天津和重庆紧随其后,成为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最高的5个城市。
在土地出让额动辄达到上亿元的时代,土地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不可忽视。据上海市财政局消息,2011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29.8亿元,以此计算,土地收入占2011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43.5%。同样,2011年北京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而同期北京的土地出让收入达1233.68亿元,土地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为41%。在重庆,这一数据为28.2%。
除重庆外,北京、上海两地去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均同比大幅上涨,而土地收入则有明显下滑。由此不难发现,在2010年,两地对土地收入的依存度甚至更高。平均计算,上述5个城市2011年的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的依存度超过30%。
事实上,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去年的土地市场并不景气,不仅流标、流拍出现的频率颇高,单幅地块在成交总价和楼面价上,也均未出现新的“地王”。为何土地仍然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依赖?分析人士认为,为维持昂贵的地方财政支出、地方投资,并偿还地方债务,政府推地的积极性并未减退,尽管单幅地块交易价格有限,但土地交易总量仍居高位。
收入缩水激化收支矛盾
在一些城市化进程起步稍晚,且缺乏足够产业支撑的二、三线城市,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更加强烈。
以沈阳为例,2011年沈阳的土地出让收入达到630.5亿元,位居全国第七,而当年沈阳的一般预算收入仅为621亿元。也就是说,去年沈阳市的各项税费收入,还比不上卖地赚得多。再比如大连,去年的土地出让收入为529.3亿元,勉强挤进全国前十,与651亿元的一般预算收入相比仅有100多亿元的差别。
“短期内,多数城市还难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北京中原地产市场部研究总监张大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自2004年以来,招拍挂成为主要的土地出让方式,这不仅推高了地价和房价,也为地方政府开辟了一个重要财源。近年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持续维持高位,对土地的依赖有增无减。这种情况在2010年达到顶峰,当年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达到创纪录的2.9万亿元,北京等地的土地财政比例达50%以上。
但经历了近两年的调控之后,今年的矛盾可能会激化。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按照审计署的数据,今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与其他相关债务三类共计1.84万亿元,这让2012年成为地方政府偿债最为关键的一年。同时,保障房建设等财政支出也将花费巨大的资金。
近日,北京、上海等地已开始下调今年的土地出让收入预期,若按照预期,今年将是两个城市3年来土地出让收入最低的一年。
房产税难成“替代品”
进入1月,土地市场冷淡依旧,在北京成交的20宗地块中,全部为底价成交。若调控形势持续,地方政府如何度过土地财政的“严冬”?
严厉的楼市调控正在倒逼地方政府转型。张大伟表示,从去年以来,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自行调整,主要表现为一些城市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出让比例大幅增加。
“与住宅用地不同,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项目建成后,可支撑产业发展,并为地方政府贡献持续的税源。”张大伟表示。据统计,在住宅用地成交额和楼面地价均滑坡的情况下,去年北京商业用地的成交额首次超过住宅用地。
尽管外界多次呼吁改变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但苦于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对于曾被频繁提及的房产税,业内人士更是普遍认为“期望不能太高”。据粗略统计,试点一年来,重庆、上海两地实际征收的房产税最多不过几亿元,对当地的财政收入贡献甚微。即便是房产税试点推向全国,也难以同庞大的土地财政相比拟。
事实上,与税费等收入相比,土地出让金具有不稳定的特征,容易受政策调控而表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财政走到尽头的一天并不遥远。
对于地方政府的转型,张大伟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扶持产业发展,真正依靠实体经济而不是土地出让作为当地的稳定收入来源。
重点城市土地财政占比仍超三成
发布日期:2012-02-10 浏览次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