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和房价没一毛钱关系 与楼市无关

发布日期:2012-02-21 浏览次数:273
  2012年1月份的央行货币数据出台,我就知道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但是,央行有更好的选择,可是决策层没有采纳。面对1月份的货币数据,央行应该选择不对称降息,那就是只降贷款利率不降存款利率,这样才能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也能刺激中小企业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同时为房奴们减负。现在,水落石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以免突然发生资金枯竭。

  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4%,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1%,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3.0%。属于历史上从未见过的难看。同时,还有一个数据,那就是城乡居民存款减少8000亿元人民币。

  关于一月份的数据分析,大家可以看看钮文新的博客《数据:不祥之兆》。这篇博客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指出了一些问题。瑕疵是,后面的数据模型出现了一点失误。钮文新说:“M2增速仅为12.4%这意味着什么?按照央行以往的经验公式:M2=GDP+CPI+3%,如果2012年的CPI为4%至6%(我不认为,今年CPI会下降)的话,那12.4%的M2增速,只可以维系3.4%到5.4%的GDP增长。”这个公式是错误的,结果也是错的。

  一是货币增速不仅要看到现在,还应该看看历史。2009年,我们的M2高达29.7%,当年释放超量资金超过10万亿;2010年M2增速又超过19%;巨大的流动性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恶性通胀全面爆发。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至少需要四年的货币紧缩,才能缓慢的回收流动性,中国经济才能重回健康运行的轨道。

   二是央行的货币公式设计是不合理,只考虑经济增长,而不考虑经济衰退。世界上也没有出现过经济永远增长的经济体,经济的规律就是繁荣、衰退、调整、复苏,就像“没有看见涨到天上的树”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说,货币模型必须重铸。用这种经验式的公式,不能解决目前人民币面对的问题。

  不仅仅只是1月份数据,再往前看又有多少数据是“好看”的?所以,我们不妨跳出数据来分析基本面,就可以得出一个结果。在资金的基本面上,目前中国央行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美元出逃,因此,本次降准和上次降准的意义是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元出逃,释放人民币冲抵流动性,也就是官方所说,冲抵外汇占款。从这个意义上,几千亿货币释放出来,只是向大海泼了一桶水。这桶水,一滴也不会溅到股市和楼市上,而只会流向出口企业。

  关于城乡居民储蓄大搬家,只有两个经济现象才会导致储蓄减少,一个就是今天的伊朗一样,货币大贬值,伊朗人民被迫大规模购买美元和黄金,中国人民币显然没有到这个地步,因为现在正在紧缩,尽管还是负利率,但是,已经比2009年2010年的大幅贬值要稳定了;二个是楼市炒家出逃,取出存款,卖出住宅,因为卖出住宅之前要首先还完房贷,造成储蓄大幅减少。


 

点击排行
 
更多>>名企推荐